为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有效解决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2025年3月24日,由财税学院的学风建设部在明德楼512组织召开学情分析座谈会。特邀请财税学院副院长罗艾、专职辅导员邓岚以及教学干事张晓萱老师,同时,来自不同班级的学习委员和班级代表也参与了此次活动。

座谈会伊始,张晓萱老师强调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代表们畅所欲言,为学院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真实有效的反馈。随后,各班学生代表们积极发言,就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资源以及就业压力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与建议。有学生指出,企业会计实务课程的进度较为迅速,节奏紧凑。税法和经济法课程的知识点分布不够集中,由于教材使用上的问题,学生们认为课程内容的逻辑性不够明确。还有学生建议减少课程安排,增加更多关于招投标的实践操作课程,以及实训课程。他们反映,在实习之后,理论知识的应用并不充分,而选修课程中抽题回答的环节,思考时间过于短暂,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

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学院领导和老师认真记录,邓岚老师现场也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回复。对于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协调解决的问题,财税学院领导表示会与各教研室的老师沟通对应的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学生反馈。为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财税学院将在明天开展专业认知活动更加细致解决学生的问题。

罗艾副院长强调,学生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将学习的动力从外在的驱使转变为内心的渴望,要做到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她指出,良好的时间管理与规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合理规划时间,学生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钟,不仅能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学生们普遍关心的2+1问题,即两年理论学习加一年实践学习的模式,罗艾副院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她解释了这种学习模式的优势,包括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她也指出了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们可能面临的挑战,如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实践期间的职业规划等,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搭建起了财税学院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为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财税学院将持续关注学生需求,不断优化教学管理,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