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川财要闻

川财要闻

(精准扶贫)春风拂面暖人心 乡村振兴谋新篇——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到昭化区明觉镇五房村调研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9-04-04      信息来源: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点击:      分享到:
摄影 审稿
责编

为进一步巩固省财政厅精准帮扶广元市昭化区明觉镇五房村的脱贫成效,积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工作进程,4月3日,学院安排扶贫专员学工部副部长饶明全、会计一系党总支副书记刘丹、昭化区梅树乡潼梓村第一书记付纬航(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基础部干部)等深入到五房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昭觉镇主要领导、五房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等陪同调研。

“五房村现在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产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在省市区的统一规划下,五房村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将着力打造农旅相结合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模范村,积极构建可推广的五房经验。”五房村第一书记黄勇(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干部)介绍到。

在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明觉寺,调研组一行同当地村民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明觉寺的相关典故和历史。调研组建议打造农旅结合的同时,要挖掘本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寺院要合理修缮和布局,要同五房村人文结合,夯实五房村文化底蕴。

在明觉寺交流宗教文化的挖掘

在查看完全村地形地貌及原有房屋院落后,调研组建议在村民相对集中处新建2至3个聚居点,合理规划,统一格调,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具有川北特色的老屋,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固确保房屋安全,统一风貌,形成特色院落。在有条件的房前屋后要打造好微庭院、微田园,种植特色经济作物,为农民增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将来打造五房村“3A”景区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镇村干部探讨打造“川北特色”民居

在实地调研中药材厂区、香菇大棚产业基地、五房土鸡养殖基地后,饶明全建议产业发展要抓住大户,依托村集体经营公司引领贫困户发展产业,并构建村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人均收入。同时要抓住建设“药博园”的大好契机,做好长远规划,着重人文建设,为今后发展“康养”为主的药膳农家乐打好基础。

调研五房村中药材产业发展

在五房村活动阵地,调研组建议村活动阵地文化墙要及时更新数据、图片、资料等,要让帮扶实效得以全面展现;活动阵地的功能分区要明确,楼宇走廊要充分利用,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重点建设好村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村文化室等。

在同镇村干部交流会上,饶明全指出:五房村在乡村振兴发展上村两委要主动作为,要激发全体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在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中,村两委要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精诚团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有大局观,要与百姓同心同德,因地制宜,形成五房特色,建议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建设。

一是人居环境“美颜”。随着全村基础设施完善,要保留升级“川北特色”民居,充分展现村民安居乐业的精神面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搞好公共卫生,打造个体院落,在有条件的地方建民宿院落,发展乡村旅游。聚居点建设要遵从村民意愿,以百姓满意为准。

二是产业发展“造血”。要优化产业结构,对现有产业进行深加工拓展,推动搞活庭院特色经济,强化产业服务百姓,带动群众增收,要与村集体经济挂钩。

三是人文建设“提气”。要铸造五房村名片和特有符号。要制定好村牌、村标、村训、村规、村歌,全力宣传五房村。要加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组建村文艺表演队,做文化推广,丰富村民生活。积极挖掘五房村文化底蕴,打造好明觉寺,有可能情况下,建川北农耕文化博物馆,为子孙后代留下精神财富。

四是思想引导“铸魂”。要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抓好党支部引领作用,开展党员活动日;利用农民夜校,依托产业现场教学,以党建形式把教学搬到田间地头、院坝、产业基地;培养小孩爱家乡、爱五房,多开展寓教于乐活动;组织村民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等。

在交流会上,刘丹强调:五房村在原有基础上打造乡村振兴,要以产业为亮点,宣传好药博园3A景区名片,吸引周边群众到村旅游。同时,加大电商宣传,结合广元女皇故里康养城的契机,打造五房谷,发展药膳农家乐,搞好农旅结合,发展五房村特色旅游。

据悉,在结束完五房村的调研工作后,调研组一行还深入到另一帮扶村昭化区梅树乡潼梓村进行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调研。

(驻村干部 黄勇)

学校地址:

成都市龙泉驿区驿都西路4111号 邮编:610101

联系电话:

028-84642011(含传真)/ 028-84642001(值班)
028-84642024(招生就业)

办学突出问题举报投诉:电话:028-84642011 信箱:sccjxf@163.com

学校疫情防控“接诉即办”热线电话:
白天值班电话:84642011(8:30-17:30 )
24小时值班电话:84642001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备案号:蜀ICP备09007706号    川公网安备 51011202000168 号    版权所有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