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川财要闻

川财要闻

(精准扶贫风采录)梅花香自苦寒来——刘丹的驻村工作材料
发布时间:2018-10-19      信息来源: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点击:      分享到:
摄影 审稿
责编

2016年1月,根据川直委发〔2015〕7号《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川直委发〔2015〕8号《关于增强工作力量进一步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刘丹同志被选派到广元市昭化区梅树乡潼梓村驻村工作,任梅树乡党委副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到任后,刘丹同志快速转变角色,扑下身子,脚踏实地,迅速投入到驻村的各项工作中,尽职尽责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工作。二年以来,在财政厅、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领导班子的细心指导下,刘丹同志积极肩负起重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抓实干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驻村工作取得了成效。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只有提升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始终保持其指导思想和精神境界的先进性,才能身体力行全心全意为村老百姓服务。为此,刘丹同志坚持把学习作为武装和提高自己素质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一是认真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学习,更明白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四个全面”的理解,更加坚定扎根和建设新农村的信念。二是认真学习广元市昭化区《关于集中力量决战决胜扶贫攻坚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及“六个一”、“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4257”工作方略、“4+12”政策组合拳等区精准脱贫办法措施,把握好政策,并积极组织贯彻落实,惠及困难群众,助力奔康。三是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刘丹同志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自学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为干好驻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扎根帮扶贫困村,认真履职为民解难。自2016年1月驻村帮扶后,刘丹同志先后与"两委"村干部召开座谈会、与村全体党员召开座谈会,认真研究讨论,熟悉村情民情,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想。为了熟悉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岗位,能够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刘丹同志从到任第二天起就吃住在梅树乡、潼梓村,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刘丹同志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贫困原因,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方案。三是勤于思考,积累经验。为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及村里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潼梓村年度计划和发展规划。二年以来,多次走访潼梓村建卡贫困户,并逐户建档立志,分析贫困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并做好跟踪服务,确保脱贫措施落地。

三、深入调查走访,切实落实帮扶措施。针对潼梓村地理位置、产业优劣势、经济发展状况的实际,结合梅树乡党委政府全盘精准脱贫的计划,刘丹同志与潼梓村“两委”班子及昭化区法院驻村第一书记、区法院驻村帮扶领导小组领导,一起制订并完成了详实可行的帮扶方案。一是完成了村社道路硬化8.7公里;二是帮助完成土坯房改造24户;三是为民办实事80多件,解决村民生活困难30多个;四是引进业主广元市利州区河西供销合作社发动潼梓村二社群众种植藤椒120亩;五是千方百计发展贫困户产业,为22户家中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规划了土鸡养殖项目,搭建养鸡大棚,投放鸡苗,其他贫困户逐步完成鸡棚建设进行养殖;六是继续改造全村现有的山坪塘,整治五口,维修渠系1000米;七是利用环线公路通过村的有利条件,开办特色农家乐1户;八是规划潼梓村四社居民聚集点一个,现已入驻;九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依靠省财政厅、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帮扶我村脱贫攻坚的有利条件,针对目前潼梓村办公条件差,硬件设施落后的情况下,争取上级部门解决部分资金改善办公设施及设备。另外,针对潼梓村产业发展滞后的情况,积极向上级财政争取产业发展资金,成立沐潼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300亩蔬菜种植园区、100亩肉牛养殖基地,现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工作实践中,刘丹同志能够深深体会到一个村工作的好坏,首先在于党支部坚强与否,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刘丹同志到村后,首先是办好农民夜校,抓村社党员常态化学习。针对农村党员实际,在农闲时节,制定学习好计划,组织各支部党员开展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路线方针、廉洁自律等学习,把党的声音传递给普通党员,让他们再传递给普通群众,坚定村民们脱贫奔康的决心和信心。其次是抓好“三会一课”的开展。制定潼梓村“三会一课”制度,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点,要求支部党员大会每半年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每季度召开1次,党小组会每一个月召开1次,并定期邀请昭化区法院从事党建的领导干部讲党课共计40余次,开展4次民主评议活动等。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健全各支部党员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三是抓党员活动阵地建设。针对潼梓村实际,在2017年建成了一个党员活动室,订阅了党报党刊、购置一批农业技术实用光盘和书籍,让全体党员能有地方坐、坐下有书报看,有技术学习,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四是在年底走基层系列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针对潼梓村实际情况,争取上级党组织安排了上万元的生产资料,逐家逐户的送到了建卡贫困户手中。

虽然广元市昭化区梅树乡潼梓村脱贫攻坚难度大、任务艰巨,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而且刘丹同志接触农村工作时间短、经验缺乏,脱贫解困的办法、面临矛盾和问题处理的手段还需要加强,但是,刘丹同志作为驻村干部,主动与第一书记、村社干部、农民朋友、困难群众谈心交心,与他们多交流、多商量,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争取得他们理解和大力支持,也赢得了民心。在村任职二年以来,刘丹同志对工作始终风风火火,对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群众始终情深意长,对自己始终严格要求。“梅花香自苦寒来”,刘丹同志凭着踏实的足印、执着的精神、奉献的情怀,为潼梓村的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新时期一名驻村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学校地址:

成都市龙泉驿区驿都西路4111号 邮编:610101

联系电话:

028-84642011(含传真)/ 028-84642001(值班)
028-84642024(招生就业)

办学突出问题举报投诉:电话:028-84642011 信箱:sccjxf@163.com

学校疫情防控“接诉即办”热线电话:
白天值班电话:84642011(8:30-17:30 )
24小时值班电话:84642001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备案号:蜀ICP备09007706号    川公网安备 51011202000168 号    版权所有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