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学院召开2025年第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党委书记张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体院领导、党委委员、各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任务书和计划表,是未来10年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我们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并自觉地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会议强调,紧扣学习《纲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六力”重要论述。从产教融合新形态、职普融通拓通道、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方面,稳步提升学院办学治校水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将《纲要》核心要义融入学校“十四五”规划完成评估、“十五五”规划编制中,为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要统筹协调《纲要》目标与学校发展规划的衔接,并结合《纲要》阶段性目标动态调整任务,确保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确保政策落地。

会议指出,2021年10月,学校印发了《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确立了“改革学校评价”“改革教师评价”“改革学生评价”35个方面的具体任务。2024年,学校又获评了四川省教育评价改革协同研究实验基地。这就是我们为教育强国(省)建设激活力、增动力的具体抓手。
会议要求,面对《纲要》确立的目标和趋势,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立足发展全局,对标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国家需要,准确定位下一步学校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进行创造性贯彻落实。一是坚守财经特色不动摇,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财经特色是学院的根与魂,必须一以贯之、守正创新。二是坚持数字化改造不动摇,重塑财经教育新形态。数字化是职业教育的必答题,更是财经类院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数字化不是替代传统优势,而是为财经特色插上翅膀,实现“老树发新芽”。三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动摇,担当财经高校新使命。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新双高”六个度,特别是财经领域的关键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服务并助推“两业融合”。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坚持积极参与财经政策制定和咨询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价值。
会上党委委员、副院长肖兆飞领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代俊领学《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5年工作要点》,并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双高计划”建设工作交流发言。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李建军、信息学院院长陈世平、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刘华围绕学习内容,结合工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