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财经学院驻村干部饶明全副书记入驻渠县嘉禾乡雅化村一个月来,走访了全村未脱贫的88户贫困户,详细了解和分析了雅化村的致贫原因,谋划着脱贫思路,寻找脱贫办法。面对那些辍学在家的孩子,作为老师的饶书记,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用真切的关爱,为孩子的未来照亮前进的方向,让贫困户周文芬家的15岁女儿周玲玲重新跨进了学校的大门。
3月25日下午,村支书丁云银和饶明全一起走访贫困户,了解春耕生产和家庭种养殖情况。当来到最偏远的五组一个叫周文芬的贫困户家里,了解到年仅15岁的二女儿周玲玲读初三时因家境贫寒已辍学回家一年后,饶书记心都凉了。周文芬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农民,走路稍瘸,行动不便,自己和妻子手脚都有3级残疾;大儿子职业中专毕业即将外出寻找工作,腿上也患有较严重的皮肤病。家庭因病因残致贫,无支撑产业,全家靠着做点农活,卖点粮食、家禽维持生计,再无其他生活来源。“女儿头脑有点癫,家里离乡上学校又较远,家里也没有条件让娃儿继续读书了,一个女儿家,就帮到家里做点农活……”,周文芬话语深深的留在了驻村干部饶书记的心里。扶贫先扶智,饶书记和周家人开始拉家常:“想想你家里现状,大儿子读书出来,可以挣钱了,你的家庭负担就小了,以后妹妹上学,哥哥也可以资助了。”“女儿上学,不止可以学点知识,还可以锻炼她的社会能力,比呆在家里强很多……”“你要相信,儿子能读书出来,女儿一样可以。”通过饶书记的说服开导,周文芬终于答应了,同意让女儿返校读书。
通过驻村干部饶书记的努力协调,并与嘉禾乡学校校长和渠县职业中专取得了联系。在得知渠县中专正在春季招收初三学生,嘉禾学校正好还有资助政策,对贫困学生,由学校代缴学费的好消息后,周文芬却又犯了难:大儿子才从这个学校毕业,工作的事情还未落实,没出过远门是女儿又要来县城读书,得要花很多精力和钱啊。饶书记再次开导:“你儿子就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机会,现在能够上职业学校,掌握一项工作技能,对你女儿是非常适合的”;“以后,学校也会有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孩子只要愿意读,你就不要太操心了”。听后,周文芬默默地点了头。4月5日,在嘉禾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周玲玲终于跨进了渠县职业中专的大门,在办理完相关入校手续后,即刻换上了军训衣服,去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读书,也许不能完全改变人的命运,但一定可以影响人的发展。通过驻村干部饶书记的努力,辍学的周玲玲回到了学校,希望她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好好学习,历练自己。关爱,只为照亮前进的方向,未来的路,需要你自己去走,去闯。
(学院驻村干部 饶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