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伤痕中,寻找前行的力量。2024年暑期“膺责青春 红路先锋”三下乡实践团踏上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与映秀震中遗址的探访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缅怀抗震救灾英雄,传承抗震救灾精神,激发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膺责青春 红路先锋”实践团于2024年7月7日下午一同前往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穿梭在废墟之中,2008年5·12大地震遗留下来的痕迹如今依然矗立。无数坍塌、倾斜、破损的房屋建筑漫入眼帘,在无情的天灾前人们显得是如此渺小。一位母亲每年都会写一封信放在这里,她坚信自己的儿子能够看到。今年的信写道:“亲爱的儿子你过得好吗?妈妈好想你,今年你离开妈妈16年了,这漫长的16年,妈妈快到六十了,这十六年的煎熬妈妈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是啊,短短的一封信传递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离去的深深思念。在5·12遗址纪念碑前,实践团全体师生进行默哀,深切缅怀抗震救灾英雄和遇难的无数同胞。

2024年7月11日上午,“膺责青春 红路先锋”实践团一同前往了汶川映秀震中遗址。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感受到地震带来的灾难性打击,这里并不仅仅是一座座废墟,更是中华民族同舟共济与巨大的灾难艰苦卓绝战斗的见证者。教学楼有一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它是当时老百姓心中最大的精神支柱,这永不退缩的红色不仅是国家、民族坚强不屈的底色,更见证了重生与崛起,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
方杰老师年仅34岁,当时正带领一个班42名同学在实验教室上课,突然间教室剧烈晃动,孩子们的哭喊声、桌椅的倒地声、玻璃的破碎声一片混乱,那时方老师临危不乱,第一时间冲到教室门口,用身体撞开教室门冲孩子们大喊道:地震了,快,赶紧跑,不要拿任何东西,赶紧往操场跑去。一遍遍催促着孩子们往外跑,他自己却从未离开半步,直到第四十一个孩子从他面前跑出去也未曾离开,因为他看到还有一个孩子还没跑出去。但在这时,时间留给他们最后的逃生机会已经没有了,一根横梁砸向他的胸口,他也永远离开了我们。其实方老师逃生的机会有很多,但他没有跑,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教师神圣光辉的赞歌。挖出方老师遗体后,他的妻子对被救出的41名同学说道:替你们的方老师好好活着,他用一个人的性命换回你们41条命,值了!随后,实践团全体师生面对方老师的遗址大楼深深的鞠躬以表敬畏与悼念。


此次“膺责青春 红路先锋”三下乡实践团探访北川、汶川地震遗址的活动,不仅缅怀了抗震救灾的无数英雄前辈,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更激发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在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我们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同时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成员感悟:
23财政1班 宋杨
首次参与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在老师的带领下,亲临北川老县城遗址与汶川映秀震中遗址。这两处地方,虽曾是无数生命消逝的悲痛之地,如今却成为了和平与希望的璀璨象征,令人心生敬畏。
站在遗址之前,我的心中交织着无尽的哀思与崇高的敬意。那些斑驳的残垣断壁,不仅是自然与人类力量激烈较量的见证者,更是生命脆弱与坚韧并存的真实写照。然而,正是这份生命的坚韧,让我看到了希望——新绿的树木已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孩子们在校园里欢声笑语,生命的火焰在这片废墟之上重燃,熠熠生辉。
走过废墟,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在灾难面前,人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相互扶持,共同重建家园。他们的团结与坚韧,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对人性之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此次参观,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为我们提供了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有力武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12大地震的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警示与期许。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准备;同时,也激励我们珍惜生命、团结一心,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未来。
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3财税3班 朱羽姝
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膺责青春,红路先锋”志愿团队去到了北川与汶川,这一行我们去到了老北川地震遗址、映秀震中纪念馆、北川红军长征纪念馆、辫子文化馆,以及两个乡镇开展我们本次的“三下乡”志愿活动。
在此行程最令我感触的便是老北川地震遗址与映秀震中纪念馆。那是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给北川、汶川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带来悲痛的八级特大地震所保存的遗址,为了铭记那段全国各族人民以及港澳台同胞们万众一心、风雨同舟,为了纪念不幸遇难消逝的生命,也是为了给后来的我们一个警示和教育。这段学习经历是刻苦铭心的亦是令人痛心的。
在目前世界上保留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老北川地震灾难遗址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不同于图片所带来的“真实”,坐在车上往老县城下行驶途中透过车窗我看到了整个老县城的全貌,与后来遗址中的灾难发生前的县城图片形成强烈对比,在那片“废墟”中感悟到大自然的力量以及自然灾害的恐怖与我们的渺小,亦感受到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的伤痛那么多条鲜活的生命那么多个无辜的生命在那地动山摇间消逝生命是宝贵而又脆弱的。
在此我亦不仅看到了地震所带来的破坏以及带走的那么多条生命,我还从中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儿女的团结,在面对这么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不退缩不畏惧,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省与省之间一对一结对建设帮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感召下,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谱写出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壮歌,创造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新汶川县城以及新北川,都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所创造的美好结果。未来秉承着我党“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与考验我们都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攻坚克难、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