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低空经济新视野 翼起携手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5-05-20      信息来源:信息学院      文字:展鹏      编辑:刘静      点击:      分享到:
摄影 审稿
责编

随着国家对低空领域的逐步开放与政策大力扶持,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快速崛起,它涵盖通用航空、无人机应用、低空旅游等多元领域。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深入贯彻两会精神,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加强行业交流互鉴,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与滨州职业学院,于5月17日至5月18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举办“2025年首期低空经济新视野与策略培训班”,此次培训齐聚了全国10个省市40家单位共60余名行业权威专家、学者与企业精英,共同围绕低空经济领域的政策解读、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在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共商行业未来的关键契机下,深入探讨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政策法规、技术创新及应用场景,搭建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各方资源共享与合作,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项目落地与成果转化。

为对标省级双高校建设任务,实现培育新一轮的省级重点专业(群),助力我校向“新财经·新工科”发展方向转型,学校主管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信息学院也在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发展不断助力,此次低空经济新视野与策略培训班由信息学院副院长王曦同志带队,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展鹏共同前往青岛参加学习培训。

开班仪式上,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刘勇指出,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极,2025年是产业全面提速的关键年,本次培训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推动政策红利向产业动能转化。他强调,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聚焦技术突破、人才培育与场景落地,尤其要关注无人机、eVTOL等核心领域的标准化与商业化进程;滨州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王述刚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院将以培训为契机,深化与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的合作,积极探索构建“课程对接产业、教学对接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低空经济输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教师陈炜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分享了院校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呼吁职业院校需加强与企业的“双向赋能”,通过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岗课赛证”融合课程,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

原国家空管委正师职副局长、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助理孙卫国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为题,系统解读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政策脉络,指出当前低空经济在空域开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突破与挑战,并展望了“空天一体化”协同管理的未来图景;山东大学特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邢建平作《低空无人机技术与应用创新》报告,分享了北斗导航与无人机技术融合的前沿成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系主任羊钊教授聚焦《低空经济的人才需求及培养模式探索》,提出“学历+执照+场景实训”的三维育人体系,强调校企协同培养无人机操控、适航审定等紧缺人才的重要性,并分享了高校在无人机专业建设中的课程创新与实践经验。

培训期间,学员先后前往北航青岛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校史馆开展实践研学。在北航青岛研究院,穆龚聪详细介绍了研究院在低空智能感知领域的“1+1+N”业务模式,展示了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热成像等载荷在森林防火、耕地监测中的技术应用。在中国海洋大学的校史馆内,王誉博老师以大气全面的讲解,带领学员追溯了海大百年办学历史与海洋科学、航空航天学科的融合脉络,特别是其在低空遥感监测、海洋气象研究等领域的学术积累,为低空经济与海洋产业的跨界创新提供了宝贵思路。

未来已来,低空经济的腾飞不仅需要技术突破与政策创新,更需教育领域与产业界的深度协同。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政产学研用各方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共同书写低空经济与现代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下一步,我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将砥砺前行,持续探索“教育链赋能产业链、人才链驱动创新链”的发展模式,为成都地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学校地址:

成都市龙泉驿区驿都西路4111号 邮编:610101

联系电话:

028-84642011(含传真)/ 028-84642001(值班)
028-84642024(招生就业)

办学突出问题举报投诉:电话:028-84642011 信箱:sccjxf@163.com

学校疫情防控“接诉即办”热线电话:
白天值班电话:84642011(8:30-17:30 )
24小时值班电话:84642001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备案号:蜀ICP备09007706号    川公网安备 51011202000168 号    版权所有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