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由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财税学院精心策划并主办的“财税体制改革发展趋势与教师理论水平提升”系列讲座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特邀多位西南财经大学财税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主讲,财税学院杨毅院长、陈露书记、罗艾副院长及全体专任教师参与。讲座结束后,与会者意犹未尽,围绕讲座核心内容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专题研讨。

第一讲 财政原理与国家战略解读
首场讲座聚焦“财政原理与政策解读”,由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克清主讲。周克清教授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并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在财税理论与实践、地方税收与税制结构、政府会计等领域造诣深厚。他出版著作四部,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成果丰硕且多次获奖。
讲座中,周教授以其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系统梳理了财政学核心原理,并对当前国家重大财税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他结合自身主持国家级课程建设的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将抽象理论与现实政策有机融合,为教师们把握政策精髓、提升课堂教学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导向提供了宝贵指导。
第二讲 改革趋势与地方实践创新
第二场讲座主题为“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趋势与地方实践”,由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良松担纲主讲。杨良松副教授长期深耕地方财政研究,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及《中国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等权威媒体发表论文数十篇。他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北大林肯基金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多项决策报告被有关部门采纳并获得中央和省市领导批示。
杨副教授紧密结合当前财税改革热点与难点,深入分析了改革的主要方向、未来趋势以及在地方层面的实践探索与挑战。他以其扎实的实证研究和丰富的政策咨询经验,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幅清晰而生动的改革图景,特别是对地方财政运行逻辑、央地关系协调等问题的剖析,极具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第三讲 数字财税颠覆性变革
第三场讲座由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教授、数字财税教研中心主任刘元生博士主讲。刘教授从事过8年软件开发工作,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职位。在《经济研究》《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产业经济研究》等发表CSSCI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各1项,参与多项国家课题,参与的多项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人批示。长期进行《数据分析(Python)》、《机器学习与财税数据挖掘》等课程教学。
拥有“学者+工程师”双重视角的刘元生副教授掀起高潮。刘副教授拥有深厚的理学背景和丰富的软件开发实战经验。他深刻阐释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传统财税管理模式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并前瞻性地探讨了数智化背景下财税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转型路径。其结合《数据分析(Python)》、《机器学习与财税数据挖掘》等前沿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分享,为教师们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数字技能、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路。
第四讲AI重塑教学全场景
超星讲师现场演示智能备课系统:输入政策关键词,3分钟生成含案例库、知识图谱、互动测验的智慧课程模块,助力教学效率跃升。

研讨深化:碰撞思想火花,共促能力提升
系列讲座结束后,学院组织了专题研讨。与会教师围绕讲座核心内容,就如何将最新财税改革动态与前沿研究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如何应对数字化对财税专业教学提出的新挑战等关键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周克清、杨良松、刘元生三位专家积极参与研讨,与教师们互动答疑,分享真知灼见。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有效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育人共识的凝聚。
本次“财税体制改革发展趋势与教师理论水平提升”系列讲座及研讨活动,是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与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汲取前沿知识的宝贵平台,更有效激发了教学创新活力,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财税事业发展大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师资保障。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赋能教师成长,引领财税教育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