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由四川省乡村发展联合会主办的“苦荞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苦荞生物高新产品发布会”在成都金牛宾馆隆重举行。我院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成林博士受邀出席,并作《科技赋能:苦荞产业与银发经济的融合创新》的主题演讲,从人口老龄化趋势、银发经济政策导向与健康产业发展机遇等多维度,深入阐释苦荞产业在老年营养、慢病管理及日常保健领域的广阔前景。

本次大会旨在推动凉山苦荞从资源优势向科技与品牌优势跨越,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凉山方案”,同时助力中国苦荞产业国际化发展。国际荞麦联合会主席Ivan Kreft通过视频致辞,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权威专家围绕苦荞科研突破与产业转型展开深度交流。

李成林博士在演讲中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群体对“有质量的长寿”需求日益凸显,银发经济正从“被动养老”向“主动健康”转型。苦荞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十大健康食材之一,富含芦丁、D-手性肌醇等活性成分,在辅助控糖、降压、延缓慢性疾病进程方面具有显著科学价值。通过超临界萃取、AI营养算法等科技手段,苦荞产品可实现从“粗粮主食”向“精准营养干预”升级,契合老年人对便捷、高效健康管理的需求。

李博士进一步强调,苦荞产业与银发经济的协同创新,不仅为农业产区带来“科技溢价”,也为养老金融、健康服务等银发经济重点领域注入新动能,形成“轻资产、高粘性、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有望显著降低公共医疗支出,推动“健康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地。
大会期间,多家科研机构与企业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凉山苦荞主产区与中石油等世界五百强企业达成渠道合作,标志着苦荞产业全链条升级进入新阶段。
作为四川省老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成林博士的演讲体现了我院在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领域的学术前瞻性与社会服务能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助力区域产业创新与老龄化应对战略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