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在深圳市资产管理行业学会八周年年会盛典上,由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共同编撰的《2025年度中国老龄金融发展蓝皮书》面向全国正式发布。来自金融机构、学术单位及政策研究领域的500余位嘉宾共同见证,标志着我国老龄金融研究迈入体系化、实战化的新阶段。

直击老龄化痛点,构建金融解决方案体系
面对我国3.1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22%)及2033年将突破30%的重度老龄化挑战,蓝皮书以“趋势—结构—策略—创新”为逻辑主线,提出系统性应对方案。比如,养老金改革路径,通过壮大二、三支柱,推动综合替代率从40%提升至68.7%,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资金;保险业转型方向,揭示寿险产品从“大额低频”向“小额高频”的健康险、年金险转型趋势,倡导“保险+康养”服务融合;前沿工具创新,探索区块链赋能“时间银行”、养老REITs激活存量资产、养老服务信托制度设计,开辟行业新增长极。

产学研融合,打造行业“行动地图”
作为连续第二年发布的权威研究成果,蓝皮书深度融合学术理论、政策需求与市场实践:一是数据驱动决策,基于老年抚养比首超少儿抚养比的拐点预判,提出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性调整策略;二是区域差异化实践,为四川省“十五五”规划中“养老金融区域支持”(如三州民族地区普惠金融)提供理论支撑;三是产教协同创新,学院研究中心将书中“科技赋能银发经济”“养老金融人才培育”等成果,直接转化至地方规划与教学实践。
践行高校使命,赋能“长寿红利”时代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银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成林博士指出:“老龄化不是‘负担叙事’,而是重构经济逻辑的契机。蓝皮书的持续发布,彰显学院以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用金融创新将人口压力转化为发展动能,正是银发经济研究的终极命题。”

本次发布是高校智库协同顶尖机构推动学科前沿探索的典范。蓝皮书已从学术成果升华为行业标准参考框架,其提出的“多层次养老金融生态”“全生命周期资产配置”等核心思想,正深度融入政策制定与市场实践,助力中国把握全球老龄化浪潮中的战略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