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情快讯 >> 正文

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篇(一)|青春归乡之旅,挺膺担当使命

发布者:信息学院各班级 [发表时间]:2025-04-07 [编辑]:张茂 [来源]:院团委 [浏览次数]:
摄影 信息学院各班级 审稿 高菁
责编

在这个寒假,信息学院的青年们积极投身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满怀热情和憧憬,返回故乡,深入社区,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一些人致力于环保宣传,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为家乡的碧空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另一些人则深入农村进行调研,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为乡村振兴提出建议。

23级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 李云龙

服务于四川省广安市

“广土安揖·是为广安”,2025年寒假期间,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广安市,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在活动中,我担任春运志愿服务工作站的一员,负责为过往的旅客提供咨询、指引以及一些基础的帮助。虽然工作内容看起来并不繁重,但我深知每一次热情的问候、每一个精准的指引都极为重要,它们为旅客的归途带去了温暖的慰藉。

这次社会实践虽然短暂,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回忆,无论是无数归乡者脸上的喜悦,还是车站外等候游子们的家人脸上的期盼,都令我倍感温馨。为他们提供帮助,让我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深刻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它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乐趣和意义,也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人民。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爱心和温暖,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4级会计信息管理专业 黄诗芸

服务于峨眉山若水志愿协会

 “传承知识,服务乡村”参与返家乡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负责倡导文明活动、普及禁毒知识、了解乡村需求工作。这次活动犹如开启了一场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奇妙旅程,让我对乡村的发展现状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也在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成长感悟。

这次实践活动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潜力。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创新的思维,可以利用所学专业,为乡村的文明建设、知识普及、产业发展等方面贡献力量。同时,乡村也为我们提供了锻炼自己、增长见识的平台,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乡村发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努力将所学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 夏雨馨

服务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时代呼唤担当,青年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在寒假期间,我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和为社会服务的热忱,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致力于社区组织的用电安全、用气安全以及交通安全的推广工作,通过分发宣传手册和上门讲解,向居民普及了相关安全知识。虽然起初在回答居民提问时我感到紧张,但经过多次的互动交流,我逐渐克服了这一障碍,使得宣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活动圆满结束后,目睹居民安全意识的提升,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家乡的了解,更让我深刻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紧密相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应仅是家乡发展的旁观者,而应积极成为参与者,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实践也锻炼了我的沟通技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信息学院的青年不仅拓宽了视野,锻炼了实践能力,还深刻体会到了服务社会、回馈家乡的重要性,用自己的青春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