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至2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省委治蜀兴川总体方略,围绕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在中共甘孜州委、州政府,团省委指导下,海螺沟景区与省内各高校团委、社团和青联委员代表联合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追寻红色记忆”赴海螺沟调研“红+绿”项目的工作。我院院团委朱珠老师与院团委组织部部长陈鑫轶参与了此次活动。
2018年10月24日下午,“助力脱贫攻坚·追寻红色记忆”赴海螺沟调研“红+绿”项目活动启动仪在蓉举行。活动上,四川大学生旅游联盟和大学生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随后,团省委正式授予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称号,四川旅游学院授予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称号。
据悉,海螺沟“红+绿”项目包含“弘扬长征精神、追寻红色记忆”、“青春筑梦唱响贡嘎山”、“砥砺青春、助力脱贫攻坚”三个板块,旨在通过飞夺泸定桥、磨西会议旧址红色洗礼,原始森林、雪山冰川研学考察、进村入户感受脱贫攻坚的实践教育,帮助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拓展眼见本领,展现青春风采。

2018年10月26日,调研活动全体人员在泸定磨西镇调研旅游扶贫资源海螺沟景区,于下午16点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追寻红色记忆”活动人员总结会。我校院团委朱珠老师表示:“‘助力脱贫攻坚,追寻红色记忆’三天两夜的海螺沟之行,感触满满!红军当年飞渡大渡河的无畏,飞夺泸定桥的果敢,爬雪山跨草地的艰辛惨烈,让我们压抑泪目!我还记得在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里的一段话:万里长征举世无双,它把濒临绝境的红军引向坦途,开创了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局面。磨西会议彪炳千秋,它把险象环生的大渡河浪涛谱写为一曲胜利的凯歌,为红军北上抗日奠定了基础。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长征精神”是一座丰碑,将在磨西的历史长河中,更加弘扬光大,熠熠生辉。革命先烈用血肉为我们铸成今日中国的盛世太平,红军长征举世无双,长征精神永存我们心中!”

院团委组织部陈鑫轶说道:“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国民党追杀,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从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陕北会师、辽宁会师长征结束,从开始长征时的86000余人到会师时的30000余人,从1934到1936历时两个寒暑走过了65000里路。长征万里,受尽苦难。我们今天享受的舒适生活,是前人用血肉为我们铸就今日之中国,今日之太平盛世。今天的我们虽不能与你们一起并肩长征,但我们会将长征精神传承下去。今天我跟随你的脚步,走过你走过的路,传承着你的精神你的信念。愿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进。愿长征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

本次活动以“助力脱贫攻坚·追寻红色记忆”赴海螺沟调研“红+绿”项目活动为契机,精心规划调研线路,抓好红色旅游产品推介,让更多的青年接受了革命教育,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追寻红色足迹研学考察为载体开展了实地教学、帮助青年增长知识、提升本领,让更多青年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中来。
(院团委记者团 彭沁宁 赵钰涵 陈鑫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