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风采 >> 正文

新时代,新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读书班成功召开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5-17 [编辑]: [来源]:院团委 [浏览次数]:
摄影 审稿
责编

2018年5月15日下午18:40,《与信仰对话——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和纪念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精神学习》读书班准时在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行政楼913召开。到场的有学工部罗潇部长、院团委陈露书记、工商管理系李平书记、张邵希老师、李博老师,以及全院各个系部的优秀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

李平书记的讲话内容是《确立信仰,兼并自信》,他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有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北大五四讲话的心得体会。李平书记谈到:“做为当代大学生,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是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信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说过‘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希拉里和奥巴马曾经把中国的信仰和西方国家的信仰拿来做比较,抨击中国人的信仰是最差的。因此我们作为大学生精英,应该要有自己的信仰。另外,我们要学会辨别科学信仰,做新时代的新青年。”

张邵希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一段马克思从出生到成长、从革命家发展为哲学家过程的视频。马克思没有因为自己家境优越而选择安逸,也没有因为自己学识渊博而选择停滞。他走在一个未知的领域并不断探索,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都没有将他打倒,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才有了马克思主义和百年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张邵希老师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的座谈会上提到马克思对青年时期的他影响巨大,并且对广大师生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

李博老师在讲话伊始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幸福不是拥有很多钱,而是心中有信仰。信仰的力量你永远无法想象,人类之所以向前发展,就是信仰的力量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具有伟大的人文情怀,它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它不是终极的,它会不停的变化发展。

罗潇部长最后的总结发言再三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对一个共产党人的重要性。此次读书会的目的在于加强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优秀学生干部的思想培养。积极的思想对一个共产党人来说尤其重要,同学们应该抓住《共产党宣言》中的关键词,带入问题,并融入现实问题去解读它,读了之后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他建议成立学习小组,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心得体会,升华自我,提高自我。(院团委记者团 陈芳 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