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伍尔夫以诗意的笔触撕开历史帷幕,让我们窥见女性创作者被压抑的真相。她提出的 "一间房" 与 "五百镑年金",实则是精神独立的双重密码。
这个房间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庇护所,更是思想自由的疆域。当社会规训如藤蔓缠绕,女性常被家务与期待切割成碎片。没有专属空间,创作便如沙上筑塔,随时被现实的浪潮冲散。而经济独立则赋予女性话语权—— 不必依附他人的认可,不必妥协创作的纯粹。
莎士比亚虚构的妹妹朱迪斯,成为性别桎梏的完美隐喻。她的才华在阁楼里枯萎,在私奔中陨落,折射出无数被历史淹没的女性声音。即使在今天,玻璃天花板依然存在,"家庭与事业平衡" 的枷锁仍在拷问每个职业女性。
书中的观点也引发我对自身经历的反思。那些被打断的写作计划,那些因质疑而动摇的瞬间,都在提醒着争取 "房间" 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诉求,更是对精神主权的宣告。
伍尔夫的文字如星火,照亮了一条荆棘之路。当越来越多女性拿起笔,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书写真实,便是对历史偏见最有力的回应。这或许就是她留下的火种:让每个灵魂都能在自由的土壤里,生长出独一无二的文学星空。

作者简介:
维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享誉世界的天才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驱。原名艾德琳•维吉尼亚•斯蒂芬。生于英国伦敦的文艺之家,9岁时尝试写作,用词语代替玩具。
1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22岁时父亲去世,这给伍尔夫的一生带来挥之不去的悲痛,造成她两次精神崩溃。文学创作成了伍尔夫的救命稻草,她相继写出《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岁月》《幕间》《一间自己的房间》等经典杰作。59岁时,伍尔夫再次精神崩溃,“我相信,我们曾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给亲人写下绝笔信后,她独自投入欧塞河。
图书在馆信息:
纸质图书:索书号I106/2125/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