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以红色财经文化研究提升学院育人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为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财经文化作为学校重要的育人资源,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红色文化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载体,不断夯实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根基,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于2021年06月成立了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
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开展红色财经文化研究,努力推进实施“五个一”工程(一个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一个红色财经文化论坛品牌;一套红色财经人物故事读本;一批红色财经思政特色课程;一个红色财经文化主题展馆),努力构建富有财经特色的红色育人体系。
2022年,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组建了一支由校外专家指导,涵盖学院思政老师、财经专业老师十余人组成的专兼职研究队伍;中心面向全国,遴选出首批特聘专家12名。
2022年,团队先后受邀参加四川省第三届、第四届红色文化论坛学习并在第四届红色文化高峰论坛交流发言;先后前往四川省博物院、天府金融博物馆、交子金融博物馆、川藏公路博物馆、川农校史馆等参观考察调研;积极推进学院红色财经文化馆建设,先后五次组织文化建设小组成员讨论建设方案,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对红色财经文化馆展陈大纲、展馆建设等展开论证。红色财经文化馆建成以后将作为四川财政系统行业展馆、大中小学生红色教育馆、课程思政阵地和财经学子的精神家园。远期将建成四川红色财经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依托研究平台,发起省内外高校、党校、社科院、博物馆、展览馆同仁共同开展红色财经文化研究。2022年,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四川省红色文化协会、四川省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研究会高职高专委员会等指导和支持下,于今年9月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首届2022红色财经文化论坛,省内外107家单位,16000余人次参与论坛,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和学者11人做了大会主旨报告或论坛发言,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刘立云到会讲话,四川省财政厅向论坛致贺信。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积极撰稿,集结成《2022红色财经文化论坛论文集》,社会反响强烈。
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汪丽娟老师在学习强国发表文章《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思考》点击阅读124768次,获得点赞7439个;汪丽娟、文 婷、崔维清、刘洁莹“四史”课程教学团队参加2022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二等奖;钟玲、滕珝团队指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领航计划“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荣获“第六届四川高校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二等奖”。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王小伟老师开设“红色财经学习与研究” 选修课,迈出红色财经进课程的第一步。
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团队正在着力深入挖掘和提炼红色财经文化故事,积极撰写《红色财经文化故事读物》初稿。
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一年多时间以来,成功立项3项红色财经课题,其中省部级1项,市厅级课题2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专项课题“红色财经虚拟仿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省委党校红色资源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红军长征在四川时期的财政税收研究”;省教育厅课题立项“四川红色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还参与完成“红色税收”虚拟仿真项目,开始“扁担银行”虚拟仿真项目建设工作 ,立项校级质量工程“红色财经文化虚拟仿真体验室建设”。
接下来,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将进一步完善红色文化研究的工作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加大红色财经文化研究阐释力度,积极开展红色财经文化相关课题申报研究;继续坚持厚植红色财经情怀,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感知、情景再现等方式呈现红色财经文化研究成果;积极将红色财经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大力推动红色财经进教材、进课程、进课堂、进科研、进学生实践、进社会服务,使红色财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更多新时代财经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