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回升,各类病毒开始肆意传播,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让我们一起了解疾病预防知识,做好个人防护。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肠胃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属于杯状病毒科。酒精难以对诺如病毒进行有效消毒,必须使用含氯消毒剂。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或者误食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病例及其呕吐物都可能中招。
症状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道症状,其他症状还包括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等。
防止诺如病毒感染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或是机械通风。
二、皮肤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用一次性吸水材料蘸取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3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黏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三、收拾被污染衣物时应动作轻缓避免产生气溶胶,可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
四、地面、墙壁、物体表面等可采取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五、病人呕吐物
(一)配制有效氯含量5000mg/L-10000mg/L 的消毒液。
(二)用一次性吸水材料(纱布、抹布等)蘸取配制好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同时对地面进行彻底消毒,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
(三)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者放入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等黏膜部位而感染。
症状表现:流感通常发病较急,感染后可能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同时还伴有咳嗽、咽痛、流鼻涕、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春季饮食建议
一、多吃新鲜蔬果
如菠菜、胡萝卜、橙子等,补充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增强免疫力。

二、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如鱼类、鸡蛋、豆制品等,帮助修复组织、提高抵抗力。
三、多喝水,保持湿润
春季气候干燥,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预防病毒感染。
四、少吃生冷食物
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防止细菌和病毒感染。
五、购买正规经营场所制售的食品
不在流动摊贩、“苍蝇馆子”等人员健康无保障、环境不卫生的地方购买食品

六、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拿取食物前,用肥皂或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搓洗双手。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若没有纸巾,可用手肘内侧遮挡,避免飞沫喷溅到他人身上或周围环境中。用过的纸巾应立即扔进垃圾桶,并及时洗手。在学校食堂就餐时,要使用自己专用的餐具,不随意借用他人餐具。定期对个人物品进行消毒,如水杯、文具、毛巾等。在寝室换下的衣物要及时清洗,保持衣物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