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电子商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是我校职业本科试点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800名左右。电子商务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1名,行政兼教教师2名。具有副教授职称2名,讲师职称7名,双师型教师7名,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和供应链管理师高级技师3名,互联网营销师技师1名,网络工程师认证1名,平面设计师认证2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商务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经济管理技术等电子商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信息管理、市场调研、网上交易等能力,面向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事业单位,能够从事信息收集与处理、电商运营、平面设计师、文案策划、网络创业岗位、网站推广、网上贸易等工作,具有使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职业岗位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

二、专业特色

在办学过程中,电子商务专业紧密围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的核心要求,贯彻落实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议提出的“深化数字化转型、构建新质生产力”重点工作方向,并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的指导框架,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教育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行业和地区发展的需要。

(一)深化教学改革

1.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建成“校内实战型教学”工作室,逐步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办学。

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建立“校中厂”实训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搭建校内“实战型教学”工作室2个。开拓企业资源,对外承接有关区域农户、政府以及企业的实际项目3项。按照项目策划与运营需求分包到各工作室,工作室实行“项目主导、导师负责”及“师傅+徒弟”的训练模式。

在工作室中,教师与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组建“双导师”队伍。学生则以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在分中心工作。双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训考核,完成“岗位技能学分”认定。

2.建设适合专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自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以来,每年召开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以把握行业最新动向和人才需求规格。结合专家意见和本专业实际情况,统筹提炼专业核心技能,以项目为基础,重建专业课程。

(二)重视教学团队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名,行政兼教教师2名,副教授职称2名,讲师职称7名;双师资格方面,2名教师具有电子商务师认证,1名教师具有网络工程师认证,2名教师具有平面设计师认证。

(三)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专业现有校外实习基地30余家,实习基地包含一汽大众、全友、天猫、京东、满彭菜场等行业代表性公司,实习范围包含运营、美工、仓储物流、客户服务、营销推广、新媒体运营和跨境电子商务等电子商务行业典型工作岗位。校内现有“数字人智能创作产教融合中心”、“直播电商实战室”、“摄影摄像实训室”、“新媒体实训室”等,其他实训室将陆续建设。

(四)积极服务社会

1.携手中职,辐射提升。利用财经职教联盟及电子商务职教联盟携手中职学校,开展专业提导、学生管理、教材开发、竞赛指导、教师交流等合作项目,进一步加大衔接中职服务工作。

2.进乡入企,精准扶贫。电子商务专业利用专业知识、技术优势开展电商人才培训、挖掘当地特色资源进行推广、对特色旅游进行宣传,协同完成精准扶贫工作。

(五)完善质量管理

1.基于专业教学标准,实施一年一次的专业教学自我检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实时采集专业课程教学状态数据,依据专业课程教学数据,对照标准检验毕业生能力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修正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及教学标准,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2.基于专业建设方案,实施三年一轮的专业考核。运用信息管理平台,采集专业建设状态数据,吸收政府、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专业参与的专业考核,并进行市场调研、就业市场分析、毕业跟踪调研分析、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分析修正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国外专业认证或评估指标数据进行比较进行诊改,并及时反馈和改进。

3.成立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组,由专业(课程)教研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专业(课程)质量的自我诊断与改进。

(六)社会反馈良好

毕业学生反馈良好。我们每一年都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到目前为止学生反馈良好。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均达到90%以上。

三、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学院“三维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及“三纵三横”评价模式,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优化1.5+0.5+0.5+0.5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逐步探索现代学徒制办学。

四、专业荣誉

1.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省赛一等奖7次

自2015年第一届全国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举办以来,以梁小晓、吕世伟、张娇、陈兰、纪怡璠、秦梦晨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参赛共获得四川省一等奖7次,国赛三等奖2次。

2.学生获直播电商技能大赛一等奖

3.学生获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一等奖

五、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基地

1.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新媒体校企合作项目班

为响应产业升级需求,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与一汽大众捷达品牌强强联合,共同打造“新媒体校企合作项目班”,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创新育人模式,为汽车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项目班依托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等领域的教学资源,以及一汽-大众在全国千家经销商网络的新媒体实战平台,形成“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校企联合制定项目班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通过校企共建的成熟新媒体体系,学生接触真实项目,积累短视频创作、直播运营等实战经验,实现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跨越。首届项目班成效显著,13名学员通过企业考核,提前锁定实习岗位,部分学生直接进入捷达品牌经销商体系,成为行业新锐力量。第二届项目班进一步优化课程,强化“创新力”与“责任感”培养,致力于打造“懂技术、善创新、能实战”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汽车新媒体运营、直播策划、数字营销等岗位,就业选择多样化,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2.成都国际商贸城

成都国际商贸城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十一五”规划中50个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四川省重大商贸流通项目、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三级政府的重点工程、全国第四批、西部地区第一个进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市场,总投资145亿元,占地面积2090亩,总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其中市场群面积360万平方米。市场已注册市场主体5431户,其中企业313户。市场全面建成后,将覆盖48个行业、43万个商品种类,包含服装服饰、鞋类、箱包、中药材等17个大类,1900多个种类,是集日用品研发、生产、加工、展示、洽谈、交易与电子商务为一体,并具有商务办公、金融服务、休闲娱乐、酒店公寓等配套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商贸平台。成都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联网信息平台已建设完成,具有备案、审核、交易、报关、监管、溯源等功能,平台率先开通手机终端,并植入中药材价格指数发布等特色功能。

3.直播电商实训室

四川财经&京东产业学院农特产品直播基地于2022年12月建成,2023年投入使用。约130平方,分3个区域:共享直播间5间、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区、会议和接待区。基地打造“4111”农特产品供销联盟:培育和引进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创业团队,引进农特产品供应商,由创业团队和供应商直接合作,风险和利益由创业团队和供应商按协议承担和负责。同时在全院开展“一镇一品农产品优选”“我为家乡代言”等直播项目,一方面服务乡村振兴,同时为学生创造“真职场 真业务 真经营 真压力”的教学场景。

4.数字人智能创作产教融合中心

数字人智能创作产教融合中心建设依托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现代商务大数据产业学院2025年产教融合建设及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双高项目建设要求开展。中心构建一个集数字体验、实训技能、创新创业与前沿探索于一体的综合性产教融合平台,打造一个集教学、学习、实践、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私域空间。为培养具备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直播电商实战人才,以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统计分析、移动商务等多领域专业人才提供坚实支撑,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未来计划打造实训中心成为“数字人网红打卡基地”,以吸引更多行业关注与资源汇聚,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与产业的繁荣发展。

六、优秀毕业生

个人介绍:泽金旺,四川阿坝人,藏族。2013年进入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习,毕业后先到电商公司做运营。一年后开设自己的公司:阿坝州阿拉穷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工作岗位:公司CEO

年薪:50万

2016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泽金旺

个人介绍:吴晓强,四川简阳人,汉族。2014年入读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两年都在杭州做电商设计的工作,目前是四川省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的科任教师,担任电商专业任课教师。在这当老师的一年里学习了很多,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和同事的帮助,业务能力显著增强,教学效果明显,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在学校的英明领导下德,能,勤,绩全面进步。

工作岗位:教师

年薪:8万

2017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吴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