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 2026 届毕业生明晰就业法律边界、规避求职风险,信息学院于10 月21日面向2026届毕业生在 B112和B113 教室举办了《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障》专题讲座。徐游、尹秋芝两位老师分别主讲,为学子答疑就业关键法律问题,护航求职征程。

尹秋芝老师结合信息类专业就业特点,围绕求职高频法律问题展开讲解。她建议学子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企业资质、细审合同条款,牢记 “三不原则”—— 不信 “高薪无门槛”、不泄露隐私、不缴 “岗前费”“押金”,从源头规避套路;同时明确无薪试岗、超长试用期、以培训费扣工资均属违法,强调用人单位需在用工 30 日内办社保登记,“试用期不缴社保”“约定弃保” 无效,并指导学子审查合同中劳动报酬、社保等必备条款,留存工资记录、考勤凭证等关键证据。

徐游老师以问答互动开篇,围绕七大核心板块直击就业痛点。她解析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明确前者不等同于后者,并强调应届生身份保留要点;详细阐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差异,提示签约重点;介绍劳动合同签订要求、试用期规定及工资社保知识,提醒警惕空白合同。讲座尾声,她结合“陕西21人冒充客服诈骗”案例警示就业陷阱,推荐正规就业渠道,同时讲解劳动争议解决与维权途径。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效提升了就业法律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为顺利步入职场筑牢“法律防线”。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多角度、多维度的就业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求职需求,助力同学们更顺利地走向职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