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生对毒品与艾滋病的认知,强化自我保护能力,11 月 4 日下午,校团委、武装部(保卫处)、党委学生工作部于明德楼 308 教室,面向2024级、2025级各班生活委员及第九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联合举办 “青春无毒,防艾同行” 专题讲座,特邀龙泉驿东安社区禁毒防艾社工组组长何羽洁老师主讲。她通过实物展示、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等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实用的安全防护课。

讲座伊始,何羽洁老师从毒品的概念切入,明确麻醉与精神药品滥用即沦为毒品。她系统梳理毒品演变:从鸦片、海洛因等第一代传统毒品,到冰毒、摇头丸等第二代合成毒品,再到伪装性极强的第三代新精神活性物质。针对合成大麻素、“邮票” LSD、笑气、“上头电子烟” 等新型毒品,她强调其 “隐蔽性强、迷惑性高、危害大” 的特点,指出部分毒品常常伪装成日常物品,并现场展示笑气气瓶,教大家辨别可疑物品。

谈及毒品危害,何羽洁老师以案例警示:毒品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破坏大脑功能,引发记忆力衰退等问题;还会导致家庭经济崩溃、亲情破裂,部分吸毒者为筹毒资违法犯罪。同时,她剖析毒品与艾滋病的关联:共用污染注射器会血液传播病毒,毒品诱发的混乱性行为增加性传播风险,且吸毒者免疫力下降,感染概率更高。

互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结合讲座内容踊跃分享感悟,不少同学表示“此前总觉得毒品和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听完讲座才发现风险就在身边,今后一定会更加小心”。针对大家的疑问,何羽洁老师逐一耐心解答,介绍毒品犯罪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大家发现线索及时反映,还呼吁树立正确价值观,远离 “毒友圈”,拒绝陌生人的不明物品。

本次“青春无毒,防艾同行”专题讲座不仅打破了学生对毒品的“遥远化”“陌生化”认知误区,更通过案例解析与实操讲解,让大家系统掌握了新型毒品识别、艾滋病科学防范的实用技能,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