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到12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业部、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25年名师谈课程与教学系列活动(27届)—AI时代高职财会类专业创新实践与教学会议”在贵州财经职业学院举办,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会计学院院长李代俊就“财务会计类专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与探索”做了专题报告。

李代俊院长首先对新双高背景下专业建设新要求进行了解读,指出2025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标志着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正式启动,本轮新双高与第一轮双高相比,呈现四个显著变化。目标定位上,要求院校从关注自身建设的小逻辑放眼到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在遴选标准上,弱化标志性成果取得,更强调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成效;实施方式上,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不再由教育部、财政部直接遴选,而由部省(地)联合遴选推荐;在任务导向上,不止关注自身建设,更强调积极对接地方产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此,新双高对院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紧密贴合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基于产业发展需求优化组群逻辑、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五金”建设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高职财会类专业建设现状,李代俊院长通过展示近五年全国和四川省财务会计类专业布点数量变化、财务会计类专业持续前十院校覆盖矩阵说明财务会计类专业基本情况,分析了财务会计类专业面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外部因素挑战、课程建设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内部因素挑战,详细列示财务会计类四个专业在整体要求和培养规格上应该发生的变化,适应产业智能化转型需求、掌握财务机器人基础应用、具备数据思维与技术素养成为财务会计类专业共性要求,并在会上展示了每个专业应当设置的模块化代表性课程及资源条件保障。
最后,李代俊院长结合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财务会计类专业数改智升实践进行了成果总结和分享,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创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初级-中级-高级”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字化能力提升模型,将数字化工作场景能力要求、数字化职业技能证书标准、技能竞赛规程融入课程、有效植入课程思政构建出全校数字技术公共课程、专业群数字化共享基础课程、专业群数字化核心课程、专业群互选数字化拓展课程“四位一体”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首提产教研密切协同探究、以企业实战项目为抓手的数字化工作场景识别机制,厘清专业数字化改造的逻辑起点,创设出可复制、可推广财经类专业数字化改造有效路径。李代俊院长将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财务会计类专业数改智升的实践落地到每个专业的痛点问题、针对性进行数改智升的尝试,为与会院校财会类专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可行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