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与实践伟力,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2025年7月1日,会计学院学生二支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彭州市宝山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实践活动。活动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深度访谈了宝山村发展功臣——老书记贾正方和发展学院院长张金全,聆听了一堂扎根乡土、感人至深的“微党课”,深刻感悟了党建引领下宝山村的辉煌历程与宝贵经验。

聆听初心故事,感悟使命担当:一堂来自田野的生动微党课
在宝山村,学生二支部师生怀着崇敬之情,深度访谈了为宝山发展倾注毕生心血的老书记贾正方。面对青年学子,贾老书记深情回顾了他“为什么选择回村”的初心抉择,详细讲述了带领村民“怎么建设宝山村”的筚路蓝缕历程。他特别强调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初心是什么”以及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跟责任感”——那就是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贾书记详细阐释了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从最初的资源匮乏、观念转变到发展中的重重挑战,言语间充满了奋斗的艰辛与不屈的韧劲。他分享了 “对于建设的理念”,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依靠集体力量、艰苦奋斗、共同富裕。展望 “宝山未来的愿景”,贾书记饱含深情地描绘了更加美好、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宝山蓝图。贾书记的讲述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为在场的二支部师生上了一堂极其生动的“微党课”,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无私奉献精神,现场师生无不深受感动和启迪。

解码幸福宝山,探寻共富路径:发展视角下的振兴实践
随后,实践团深度访谈了宝山村发展学院院长张金全。张院长则从“宝山的幸福感”这一独特视角切入,为师生们解读了宝山的发展密码。他指出,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引是宝山发展的方向,而 “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则是宝山成功的核心秘诀。
张院长系统梳理了宝山的发展轨迹:在贾正方老书记的带领下,从土地改造起步,历经开矿建厂、修建水电厂等艰苦创业阶段,成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随后,宝山村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精准进行产业定位,毅然向乡村文旅产业转型,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他重点介绍了宝山村独特的集体经济模式,强调其在发展中既保障了效率,又兼顾了公平。张院长列举了村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的集体红利:从子女上学的奖学金,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保障,再到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津贴(“茶水钱”)等,生动展现了集体经济在实现村民共建共享、提升幸福感方面的显著成效。
支部实践深化,青春赋能乡村
此次深度访谈活动,是会计学院学生二支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的重要载体。通过与两位宝山发展关键人物的深入交流,支部成员不仅从历史维度理解了宝山巨变背后的精神力量(老书记的初心使命),也从现实维度把握了其成功发展的科学路径与治理智慧(张院长的解读),对党建引领、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大命题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会计学院学生二支部此次“七一”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的调研,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支部成员们表示,要将从宝山汲取的精神养分和宝贵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将专业知识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会计学子的青春智慧与力量。